内容总结
巴塞尔协议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背景下,国际银行业务全球化、金融工具创新及投机活动加剧的环境。1974年三家国际大型银行接连倒闭的事件直接推动了监管变革,10国集团中央银行于1975年成立巴塞尔委员会,逐步形成国际银行监管体系。协议历经多次重大修订:1988年首版协议确立资本充足率标准;1993-1996年扩展市场风险监管;1999年提出"三大支柱"监管框架;2004年《巴塞尔Ⅱ》引入风险敏感性计量方法;2010年《巴塞尔Ⅲ》强化流动性与杠杆率要求。协议实施周期从1975年至2019年持续40余年,监管标准覆盖资本要求、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,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控的核心准则。
部分原文
'可编辑修改巴塞尔协议的产生和发展答:《巴塞尔协议》产生的可以从70年代全球性通货膨胀,各国纷纷采取浮动利率和利率剧烈波动时期溯源。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呈现出全球化,金融操作与工具创新和投机活动等三个特点。结果在1974年,连续有三家大型国际商业银行,德国赫斯德特银行、纽约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和英国-以色列银行相继倒闭,使许多国家客户收到巨大损失。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表现出:(1)越来越脱离国内的银行
在线下载列表